微风有信 花开有期
炙热的夏天带来赤诚的心灵
经管学子背起行囊开启了新一轮的三下乡的旅程
快来看看
经管青年在这个盛夏做什么吧!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沧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于2024年7月1日前往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沧州市优抚医院。
上午八点二十分,晨光初照,这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已经集结完毕,他们冒着大雨,在党总支书记陈瑞坤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优抚医院的旅程,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团总支书记滕加林老师,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顾琳琳老师、辅导员翟君伟老师、刘稷老师。
在宣讲活动之前,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对优抚医院的老荣军爷爷们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在交流的过程中,爷爷们用真挚的情感讲述了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那些硝烟弥漫的日子让他们难以忘怀。他们提到,尽管当年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那段艰难的时光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塑造了他们的品格。如今,他们亲眼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内心充满了欣慰和自豪。他们感慨道,现在的生活如此安逸和幸福,这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陈瑞坤书记上台讲话。陈书记首先向在场的老荣军致以亲切的问候,随后阐述了此次前来的目的。陈书记表示,各位老荣军所经历的革命岁月,是一段光辉而伟大的历程。陈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老荣军的敬意,同时,陈书记也诚挚地希望各位老荣军能够分享他们的革命经历,让我们年轻一代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铭记那段艰难而伟大的岁月。
薪火宣讲团的六位成员乔竞仪、王欣、张思雨、梁竞文、曹仪冉和孙溶婧,展开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的足迹”的深情宣讲。在他们的讲述下,老荣军们仿佛穿越时空,亲临了总书记曾经踏足的石家庄正定、阜平县、西柏坡、雄安新区,以及张家口和沧州黄骅等地。随着宣讲人的讲述,大家共同见证了河北这片土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的景象,这不仅是一次宣讲,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戴了两块军功章的王爷爷,是孟村回族自治县人,今年100岁,上台讲述了他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故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如惊雷般炸响,敌人铁蹄无情地践踏了我们的土地,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中国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王爷爷与他的两位兄弟,怀揣着对国家的赤诚之心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毫不犹豫地投身军旅,誓言要捍卫家园,驱逐外敌。在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共同奋斗下,他们终于战胜了外敌的侵略和反动势力的压迫,迎来了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光明与幸福。在王爷爷的深情讲述中,同学们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艰苦与残酷,他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七·一”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经济管理学院的师生与老荣军共聚一堂,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共同重温了庄严神圣的入党誓词,以此表达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此次参与“三下乡”活动的同学们感触颇深,让我们看看乔竞仪同学的感悟吧!乔竞仪同学表示:“我通过宣讲,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崇高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看到优抚医院里的老荣军爷爷们都佩戴军功章,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坚韧与毅力,一位百岁爷爷的发言更是让我震撼,他在发言的最后还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种对党的热爱与忠诚让我钦佩,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使我动容。”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对党的辉煌历程的深情致敬,更是对红色基因的坚定守护与大力传承,同时也让同学们走向社会,亲眼目睹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累累硕果。
文字:孙佳琦
图片:徐甜甜
排版:耿碧瑶
责编:李青威
编审:陈瑞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