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0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
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东北后,加紧了对华北的争夺。1935年06月中旬,在日本的胁迫下,国民党“中央军”撤出平津和河北,整个华北危在旦夕。
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在1935年12月09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学生和工人纷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上海和其他地方的爱国人士和团体成立各界救国会,要求停止内战,出兵抗日。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935年08月0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宣言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
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开始举行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刘少奇、邓发、张浩(林育英)等人。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两天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瓦窑堡会议结束后,党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